本頁位置:首頁>治理成效
“黨群活動有陣地、居民自治有平臺 ……”近日,虹橋街道躍龍社區黨支部書記馮培榮向來參加支部活動的黨員介紹道。今年以來,虹橋街道黨工委持續以“六力共治”為引領,實施“友鄰有情·星火匯治”書記項目, 共同繪就“惠虹善治”基層治理新圖景。
“專項培訓”賦能,培育善治善為“真本領”
挖掘在職黨員、轄區老干部、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等多元力量,通過居民自薦與推薦,網羅賢達,充實“虹新巷尚”隊伍,為紅色業委 會換屆儲備人才。打造“小區自治夜校”,依托網格黨群服務站、紅管家工作室等陣地,邀請南通市物業管理專家圍繞小區管理及老舊小區改造后管理難題等進行培訓、交流;引入第三方專業社會組織,輔助小區治理、物業管理、業委會組建運行等事項,深化社區營造。以虹橋新村1-12幢物業服務社為試點,搭建“樹下課堂”黨建引領平臺,以“樹下授業” 傳達黨的創新理論、樹下辯思”共商熱點議題、樹下解憂”解決急難愁盼。

“群策群力”賦能,拓展多元善治“朋友圈”
升級打造“星火匯治”基層黨建“2.0”版,充分發揮“六力共治”驅動作用,聚焦“關鍵 人、關鍵點、關鍵事”,帶動“眾人”參與小區治理,在飛線整治、矛盾調解、污水管網清理等20余件民生問題上聯動高效解決。依托四方聯席議事機制,助推解決躍龍南路區域錯峰停車、老年人日托就餐、小區消防設備更新等突出問題。推動基層黨建與企業發展“雙輪驅動”,以虹東社區為試點,整合周邊“兩新”單位資源,打通人才“資源鏈”“成長鏈”“服務鏈”,為“兩新” 支部黨建工作新機制的落地生根及創新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友鄰計劃”賦能,鍛造實干擔當“生力軍”

通過實施“友鄰計劃”,打造“熟人社區”新模式,“燃”起居民自治熱情,助力“微心愿”加速實現。通過“紅網一件事”微項目推進,進一步規范居民自治議事、背街后巷停車難、零散樓幢公共車庫維修、小區增設便民座椅等熱點問題,開展微項目108個,受益居民10000余人次。成立“治·享生活”志愿服務隊,有效配合監督小區樓道衛生秩序、路面電瓶車棚管理、充電樁問題等,當好自治共管“主人翁”,精心“編織”基層治理“友鄰網”,為群眾幸福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