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崇川在線
發布時間: 2025-09-23
瀏覽次數:
字體: [小] [中] [大]
秋風起,紙鳶揚。崇川又添一處可賞、可玩、可品的文化新地標!9月21日,走過20載非遺守護路的南通風箏博物館借靜業庵文物修繕之機,重裝開放作為長三角首家風箏主題專題館。這里既有板鷂風箏的“世界一絕”,又有古建與非遺的碰撞,邀你解鎖紙鳶里的江海文化密碼~

初見即震撼!大師力作藏滿非遺匠心
一進館,便能被民間藝術大師的板鷂風箏代表作吸引——老竹篾經多道工序晾曬定型,手工綿紙裱糊得平整服帖,民俗圖案一筆筆彩繪其上,連風箏上的“哨口”都暗藏巧思。

站在作品前,仿佛能觸摸到歷代匠人伏案扎鳶的溫度,感受2006年入選國家級非遺、2018年躋身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的“南通驕傲”。

步步皆雅趣!古庵里讀透風箏故事
修繕一新的靜業庵,讓展陳多了幾分國風韻味。全新的展陳手法,將風箏的歷史脈絡、制作技藝與古建空間巧妙融合,既能在展陳中讀懂南通風箏從起源到發展的故事,也能在互動體驗中,近距離感受技藝的質感,真切體會“非遺不遙遠”。

白墻黛瓦的映襯下,靜態的文物建筑與動態的非遺傳承相得益彰,每一步逛館都像在與南通的民俗記憶對話。

從2005年文化宮500平方米的展廳,到如今集展覽、社教、研學、社區服務于一體的公共文化空間,這里早已不是“靜態展品倉庫”,而是讓千年風箏文化“活起來”的載體。20載堅守
20年來,這家非國有博物館始終帶著韌勁前行,2018年成為教育部“內地與港澳高等學校師生交流計劃項目”非遺實踐合作基地,2020年獲授“科教文化交流基地”,2021年拿下江蘇“水韻江蘇 網紅打卡地”網絡人氣獎,2022年獲評“江蘇省博物館研學基地”,更憑“風箏文化進校園教育項目”入選2022-2023年度江蘇省博物館十大教育優秀案例。每一份榮譽,都是它守護非遺、傳遞文化的見證。


文創藏心意!把“南通風箏故事”帶回家

逛至館末,別錯過那些藏著巧思的文創,哨口板鷂拼圖冰箱貼,將非遺元素化作生活小確幸;“扶鷂直上”禮盒里,“一舉奪魁”“一鳴驚人”的美好寓意,隨板鷂紋樣的文創物件,把南通的風箏故事,暖暖的收進日常。

這個秋天,去南通市北濠橋東村的風箏博物館走走。在古庵光影里,聽紙鳶“唱歌”,看手藝新生,于一線一紙的浪漫中,遇見南通的過去與當下,觸摸江海文化的深厚肌理。
地址:南通市北濠橋東村小區(靜業路與靜濠路交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