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崇川在線
發布時間: 2025-10-26
瀏覽次數:
字體: [小] [中] [大]
秋風送爽,項目正忙。10月25日,崇川區召開高質量項目現場推進會,區領導率隊實地走訪重點項目現場,在走現場、看進度、話發展中,感受轄區項目建設的“加速度”與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脈動。

走進位于港閘開發區的大生集團4.5萬錠碳中和智慧紡紗工廠,車間內智能設備正有序運轉,工序全部采用軌道輸送,AGV無人小車沿著預定路線精準穿梭。這個總投資1.9億元的項目于今年10月18日正式投產,通過對現有廠房的智能化改造,實現了從“能耗管理”向“碳耗管理”的系統性升級。“達產后每年能產6120噸零碳紗線,年應稅銷售可達2.5億元。”企業負責人的介紹,讓在場人員直觀感受到傳統紡織業向綠色智慧轉型的活力——這家由張謇創辦、有著百年歷史的企業,如今正以“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身份續寫新篇。

走進位于市北高新區的謀行科技,科創氣息撲面而來。作為智能汽車底盤線控系統領域的“新秀”,企業目前正加快推進EMB電子機械式線控制動系統研發和產業化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8億元,投產后年產約60萬套智能汽車底盤線控系統,預計年產值12億元。“我們已獲9800萬元preA輪融資,還在和江淮汽車、吉利汽車合作開發,對未來信心滿滿。”企業負責人介紹。

秦灶街道橋東村社區的江海足球場則帶來了“盤活存量”的驚喜。這片嶄新的、綠瑩瑩的足球場宛若一顆寶石鑲嵌在城市煙火氣之中。曾經雜草叢生、垃圾堆積的閑置地,如今已成為居民家門口的運動樂園。據悉,該項目投資260萬元,不僅新建了一片7人制足球場,還配套130個機動車停車位、4個快充車位及公廁、休息室等設施,讓1萬平方米閑置資產“變身”惠民空間。“以后這里能搞賽事、做培訓,預計年收入30萬元。”橋東村社區黨總支書記劉桂榮的介紹勾勒出民生項目“實用又增收”的美好圖景。

在崇川開發區,華潤(南通)醫藥智慧配送中心內成料箱機器人、高速分揀系統、自動化輸送線等一系列智能設備正在精準運行。據悉,該項目總投資2.1億元,占地面積40畝,是企業推進數字化轉型與服務升級的一項里程碑式成果。“建成后藥品年吞吐量能達800萬件,將成為省內最先進的醫藥物流中心之一。”企業負責人介紹,項目達產后年新增應稅銷售48億元、稅收5500萬元,將為南通醫藥流通領域注入新動能。

最后一站抵達位于文峰街道的江蘇韓通船舶設計有限公司,這家新興企業正以1億元投資打造船舶設計“新高地”。據介紹,企業目前擁有新韓通、韓通贏吉及景通港務新船交付碼頭,船舶設計建造能力達450萬載重噸,年鋼材加工產能70萬噸,擁有30萬噸級船塢、8萬噸級船臺、1200噸門吊及2.2萬噸半潛船塢等各類配套設施。“年底研發團隊預計明年達到200人,年設計能力可達50艘船。”負責人的話展現出崇川在海洋工程與新能源海上風電領域的新布局。

從工業技改到科創研發,從資產盤活到民生配套,此次現場推進會不僅是一次項目“檢閱”,更是一場凝聚共識、加壓奮進的動員。隨著一個個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崇川高質量發展的底氣將更足、步伐將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