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首頁>操作指南
為了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國家、省、市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的相關文件要求,切實推動我區工業領域設備更新,進一步擴大工業有效投資,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制定本操作指南。
一、江蘇省制造強省建設專項資金
(一)申報時間
每年4-5月份(具體時間以申報通知為準)
(二)政策范圍
1. 企業創新載體建設項目
申報條件:(1)申報主體為工業和信息化領域企業,建有研發機構(如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 工業設計中心、全球研發中心等各類研發機構)。
(2)項目實際發生的研發設備及配套軟件購置額不低于3000萬元(不含稅)。研發設備及配套軟件指用于研發活動的各類研發儀器、設備和工具、試驗測量儀器及配套軟件等。
補助標準:按不超過項目實際發生的研發設備及配套軟件購置額(不含稅)的10%予以補助,單個項目支持額度最高不超過400萬元,主要用于企業研發機構能力建設。
2. 設備數字化改造項目
申報條件:申報項目須是購置工控核心產品、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等數字化生產設備,單臺設備金額(不含稅)不低于500萬元,設備總金額(不含稅)不低于2000萬元。
補助標準:按不超過設備總金額(不含稅)的10%予以補助,單個項目支持額度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首次撥付補助資金總額的50%,通過驗收審核后,撥付剩余資金。
3. 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建設項目
申報條件:申報項目須為2024年度認定的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含5G工廠),項目總投入不低于3000萬元,總投入不含稅額。
補助標準:按不超過項目驗收核定投入(不含稅)的10%予以一次性補助,單個項目支持額度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4. 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項目
申報條件:申報項目須通過工信部所屬單位組織的專家評估,且二級節點在2023年完成與國家頂級節點的對接測試并上線。項目總投入不低于1000萬元(不含稅),須在2024年12月31日前建設完成,且實施期原則上不超過2年。
補助標準:單個項目扶持資金400萬元。分期撥付,通過驗收審核后,撥付剩余資金。
5. 行業或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項目
申報條件:申報項目須為2024年度認定的省行業級或區域級工業互聯網平臺,項目總投入不低于1000萬元(不含稅),在2024年12月31日前建設完成,且實施期原則上不超過3年。
補助標準:給予200萬元分期扶持,通過驗收審核后撥付剩余資金。
6. 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項目
申報條件:申報項目須為2024年度認定的的省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項目總投入不低于1500萬元(不含稅),須在2024年12月31日前建設完成,且實施期原則上不超過3年。
補助標準:給予300萬元分期扶持,通過驗收審核后撥付剩余資金。
7. 淘汰落后改造項目
申報條件:項目須為對現有生產線淘汰落后(或老舊)工藝裝備或退出低端低效產能(生產線)后實施的更新改造,或對現有生產線進行工藝流程優化改造,不含新建、擴建項目。冶金、化工、機械行業,不低于1500萬元;輕工、紡織、建材行業,不低于1000萬元。
補助標準:按不超過本項目總投入的10%予以補助,單個項目補助最高不超過1000 萬元。首次撥付補助資金總額的50%,通過驗收后,撥付剩余資金。
8. 綠色制造項目
申報條件:項目符合重點方向要求,技術成熟先進,具有明顯的節能降碳和減污效果,優先支持有示范意義的項目。項目總投入不低于1000萬元。項目總投入不含稅額,包括設備、工具、器具等固定資產投資(不含土建投資和鋪底流動資金),以及與項目相關的軟件、系統集成、檢驗檢測、專利等其他投入。
補助標準:按不超過本項目總投入的10%予以補助,單個項目補助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首次撥付扶持資金總額的50%,通過驗收后,撥付剩余資金。
9. 制造業貸款貼息
申報條件:貼息對象為通過銀行貸款進行新建或改擴建項目的制造業企業,項目設備投資支出不少于 500 萬元;企業獲得的銀行貸款利率不超過貸款發放時適用的貸款市
場報價利率(LPR)+50BP ;項目屬于“創新載體建設項目”、“智改數轉網聯項目”、“產業轉型升級項目”、“其他設備更新項目”四類項目的一類。
補助標準:貼息資金實行“先付后貼”,采取“免企業申報”方式,即借款企業應按規定先支付貸款利息,由貸款銀行根據利息支付清單及其他申報材料按程序向省級財政直接申請貼息后返還企業。符合條件的項目可享受省級財政 1 個百分點的貸款貼息,單個項目年度省級貼息資金最高不超過 500 萬元。
(三)申報流程
項目申報采取網上申報的方式進行,進入省工信廳網上政務服務旗艦店(網址:https://www.jszwfw.gov.cn/col/col140127/index.html),點擊“江蘇省制造強省建設專項資金項目管理系統”(原省級工業和信息產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項目立項審核)進入申報頁面。項目申報主體在線填寫《2024 年度江蘇省制造強省建設專項資金項目申報表》,并上傳其他申報材料。
二、市區產業轉型升級等專項資金
(一)申報時間
每年5-6月份(具體時間以申報通知為準)
(二)政策范圍
1. 智能化技改項目
申報條件:市區現有企業實施的新設備購置額達500萬元(不含稅價,下同)及以上(不包括運輸、安裝、調試、軟件等費用,及與生產無關的設備、單價低于1萬元的設備)的符合智能化條件的技術改造項目。
補助標準:按新設備購置額的10%給予補助。
2. 加快數字化轉型
申報條件:制造業企業實際投入200萬元及以上(不含稅)、并已建成運行的工業互聯網軟硬件項目。
補助標準:按確認后開票金額的15%給予補助(實際總投資支付比例不低于85%,軟件部分投入不低于總投資的30%),單個項目最高補助額不超過300萬元。
3. 鼓勵數字化品牌創建
對新獲評的國家級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國家級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給予20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的省級以上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省級以上“數動未來”融合創新中心,給予5萬元獎勵。
4. 支持“智改數轉”診斷服務
加快優秀服務商培育,建立服務績效考核評價機制,對考核優秀的本地服務商給予不超過30萬元獎勵。
5. 支持工業互聯網標識體系建設
對新建行業級二級節點、企業級節點的分別給予不超過50萬元、10萬元獎勵;對建成國內領軍示范節點、省級先鋒標桿節點的分別給予20萬元、5萬元獎勵;對建成國家級、省級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的相關實驗室和創新中心,分別給予20萬元、5萬元獎勵。
6.綠色技術改造項目
申報條件:市區實施綠色技術改造項目(屋頂光伏發電等新建項目除外)的工業企業。
補助標準:對總投入200萬元及以上,以節能節水改造為主(年節能量達到500噸標準煤及以上或年節水量達到5萬噸及以上),按其投入的15%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補助額不超過500萬元。
7. 綠色工廠免審既享項目
申報條件:對首次獲得國家級、省級綠色工廠認定的工業企業。
補助標準: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綠色工廠(國家級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獎勵20萬元;對新認定的省級綠色工廠獎勵5萬元。
(三)申報流程
登錄“萬事好通.惠企通”政策直達平臺進行申報。
三、崇川區工業和信息化領域高質量發展資金
(一)申報時間
每年3-4月份(具體時間以申報指南為準)
(二)政策范圍
1. 區級技改項目
申報條件:新設備投資額在100萬元(含)以上的技改項目。
補助標準:按新設備投資額的10%給予補助,屬于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車聯網 (智能網聯汽車、數字交通)、生命健康、電子信息(集成電路)、新材料、智能裝備等六大戰略新興產業方向的項目,補助比例可放寬至15%。單個項目補助額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屬于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的,最高不超過150萬元。
2. 鼓勵企業數字化轉型
申報條件:對工業企業已竣工的信息化改造項目,軟硬件實際投入20萬-100萬元和100萬元(含)以上(軟件投入比例須超過30%)的。
補助標準:100萬以上的項目按確認后的開票金額的10%給予補助,屬于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的項目,補助比例可放寬至15%。20萬-100萬元的,按確認后的開票金額的5%給予補助,屬于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的項目,補助比例可放寬至8%。
3. 綠色技改項目
申報條件:對工業企業新設備投資額在50萬元及以上的年節能量超100 噸標煤的資源綜合利用、綠色低碳發展、節能循環經濟類項目。
補助標準:按新設備實際投資額的10%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50萬元。
4. 鼓勵企業品牌創建
對新認定的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配套獎勵10萬元;對新認定的省級智能工廠配套獎勵10萬元,對新認定的省級智能車間配套獎勵5萬元。對新認定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數動未來”融合創新中心,獲得國家級的配套獎勵25萬元,獲得省級的配套獎勵10萬元。對新認定的市級工業互聯網+制造業融合創新類試點示范企業獎勵10萬元。對新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的企業按A級、AA級、AAA級、AAAA級及以上,分別獎勵5萬元、10萬元、20萬元、30萬元;對新認定的省級三星級、四星級、五星級上云企業分別獎勵3萬元、10萬元、15萬元。新認定的國家級綠色工廠(國家級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配套獎勵10萬元;對新認定的省級綠色工廠配套獎勵10萬元。
(三)申報流程
企業根據指南要求進行申報,單一申報事項僅可申請一項獎勵。區工信局對材料的實質性、合規性進行審核,并對扶持項目進行認定;經區財政局政策性復核后,按照規定流程進行公示和撥付;同一項目市區兩級政策就高不重復享受。(省級以上綠色工廠無需申報流程,以當年工信部、工信廳最新公布的綠色工廠獲評名單為準。)
四、宣講計劃
1. 6月中旬分片區集中宣講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相關政策
2. 結合重點行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企業“智改數轉網聯”、企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重點行業企業安全更新改造等方面內容開展政策宣講會。